日本鹡鸰

日本鹡鸰
保护状况
无危(IUCN 3.1)[1]
科学分类
界:
动物界 Animalia
门:
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纲:
鸟纲 Aves
目:
雀形目 Passeriformes
科:
鹡鸰科 Motacillidae
属:
鹡鸰属 Motacilla
种:
日本鹡鸰 M. grandis
二名法
Motacilla grandisSharpe, 1885[2]
日本鶺鸰(学名:Motacilla grandis)为鶺鸰科鶺鸰属的鸟类。分布于日本、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、云南等地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[2]。
分類與系統學[编辑]
該鳥類的拉丁學名grandis意為「大」。[3]
描述[编辑]
日本鹡鸰体重约30.16克,翼长约93.9毫米,嘴峰长约17.9毫米,喙宽度约2.9毫米,喙厚度约3.7毫米,跗蹠长约25.5毫米,尾长约99.6毫米。[4]
日本鶺鴒體長約20厘米。雄鳥與雌鳥外觀相似;牠們的腹部為白色,背部、喉部和上半身為黑色。牠們的眉紋也是白色的。喙為黑色,腿和腳為深灰色。幼鳥的羽毛顏色比成鳥更為灰暗。[3]
分布[编辑]
該物種原產於日本和韓國。已在台灣、中國東部及俄羅斯遠東地區記錄到迷鳥。牠們棲息於內陸濕地、耕地和城市區域。[1]
行為[编辑]
飲食[编辑]
日本鶺鴒以昆蟲[3]及陆生无脊椎动物為食。[4]
棲息[编辑]
日本鹡鸰在其分布区内为留鸟,其栖息在开放的河流环境中。[4]
大群的日本鶺鴒會集體在樹上棲息。[3]
繁殖[编辑]
牠們的巢築於靠近水源的洞穴中。雌雄雙方共同照料鳥蛋和雛鳥。每窩會產下四到六顆蛋。[3]
保護狀況[编辑]
日本鶺鴒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列為無危物種。其種群數量穩定。[1]
参考文献[编辑]
^ 1.0 1.1 1.2 BirdLife International. Motacilla grandis.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. 2018, 2018: e.T22718360A132117451 [11 November 2021]. doi:10.2305/IUCN.UK.2018-2.RLTS.T22718360A132117451.en .
^ 2.0 2.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. 日本鶺鸰. 《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》.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. [2009-04-04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-03-05).
^ 3.0 3.1 3.2 3.3 3.4 Japanese Wagtail. Birds of the World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-01-02).
^ 4.0 4.1 4.2 Tobias, J. A.; Sheard, C.; Pigot, A. L.; Devenish, A. J. M.; Yang, J.; Sayol, F.; Neate‐Clegg, M. H. C.; Alioravainen, N.; Weeks, T. L.; Barber, R. A.; Walkden, P. A. AVONET: Morphological,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all Birds. Ecology Letters. 2022, 25 (3) [2022-08-26]. ISSN 1461-023X. doi:10.1111/ele.13898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-08-07) (英语).
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:日本鹡鸰
分類單元識別碼
维基数据: Q1071547
維基物種: Motacilla grandis
BirdLife: 22718360
BOLD: 116695
BOW: japwag1
CoL: 44G9H
eBird: japwag1
EoL: 45517656
EURING: 10210
GBIF: 2490297
iNaturalist: 13702
IRMNG: 11195805
ITIS: 561230
IUCN: 22718360
NCBI: 125292
Observation.org: 77915
OTL: 613890
臺灣物種名錄: t0080592
Xeno-canto: Motacilla-grandis
这是一篇與雀形目相關的小作品。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。查论编